非典期文化思考
2016-07-27“非典期”胡庆余堂商务对策的文化思考
2003年春夏之交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非典”疫情袭击杭州,市民争抢各类抗“非典”预防药,在胡庆余堂门前,数百人排起了长队;因事出突兀,一时供货紧缺,以至人心恐慌,情形危急。
正在外地出差的胡庆余堂董事长冯根生得知危情,星夜赶到现场办公。当了解到公司抗“非典”药一天就出药三万余贴而配方急需的金银花、野菊花等中药材供应价飞涨(1帖就亏2元多),若不涨价药店难以支撑等情况后,这位门人当即拍板,向市民作出承诺:哪怕原料涨100倍,也决不提价一分。同时力挺三项举措:1)、企业所有预防“非典”的药品,一律赔本出售并确保足量供应。2)向经济困难的“非典”疑似病人和抗“非典”的一线医护人员,进行定向救助。3)利用企业技术平台,召集名老中医专家,尽快组织研制针对性强的抗“非典”药。
由于社会各界众志成城,一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“国难”,在同一片蓝天下被及时地消解了。在整个“非典”期间,胡庆余堂的“非典”药不但没有一天断货,更没有一次提价,为此,胡庆余堂亏损50多万元。4月26日,《人民政协报》头版,霍然刊出“向冯根生致敬”的署名评论文章,再一次掀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议。
其实,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胡庆余堂,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企业决策,总带有它特定的历史络印和文化基因。
晚清年间,战乱频仍,江南一带疫疠盛行,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了“达者兼济天下”,于清同治十三年(1874)创建了胡庆余堂国药号,邀请江南名医,成功地研制出“胡氏辟瘟丹”、“诸葛行军散”等,并免费开仓放药,济世救民,一时在江南传为美谈。
一百年后的今天,当“非典”盛行、民众危难之时,胡庆余堂再次义举,就其本质而言,那就不是市场经济所推崇的“危机攻关”了。危机理论的着眼点是“自救”,而“临危救难”的核心是“救人”。无怪乎胡庆余堂一代传人冯根生动情地说:“一百年前的封建老板都能做到,对于一个老共产党员,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做到!”。
当国家遭遇危难,是乘机捞一把,发“国难财”,还是依法经营,甚至自觉放弃获利、自甘亏损,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,是对企业法律意识的检阅,是对商人良心的拷问。
“非典”期间,不断有媒体披露个别地区预防“非典”的中药材价格暴涨、导致市民不满的消息。全国著名的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相关中草药的价格一路攀升,其变动状况甚至犹如股市一般,几小时一涨。据悉,该市场一天就能产生几个百万富翁。
常规状态时,企业作为一个单列的经济组织,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。药业虽说是一个有关“民生”的特殊行业,但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,也得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,合理地、有序地力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。当遭遇“非典”时,市场的规则突然被搅乱,当民众之“生命”面临危难时,“药”作为一个救治的特殊商品时,药业也同时被推上了百业之首,成了能有效地化解某种“社会问题”的一把利剑。从这层意义上讲,此时药业的一切企业行为,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,而往往带有特定的社会意义。
胡庆堂营业大厅的门楼上镌刻着“是乃仁术”四个大字, 源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医者,是乃仁术也。旧时称医术为仁术,在中国古代儒家社会中,医者享有崇高的地位,“不为良相则为良医”,这是士大夫的人生境界;“医者父母心”,这是老百姓对医生的高度评价。儒家的核心思想乃一个“仁”字,而这与救死扶伤的医道恰好吻合。
诚然,在市场经济的商务活动中,一些企业也往往采取一种“舍近求远”、“丢小抓大”的方针,其放弃眼前利益的目的,是为了追寻滞后的“边际效益”,是一个做大品牌的战略需求。这种商务“造势”,不失为企业求强求大的有效途径。但是,这种“外化而内不化”的企业文化,最终还是要受到市场严峻的挑战。
胡庆余堂有很多匾牌都挂在顾客看得见的地方,唯独“戒欺”匾,深藏不露,是给自家员工看的。匾曰:“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,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…”。店训不过寥寥百字,但它通篇讲述的是道德的自律。“诚招天下客”乃是经商的第一要义。胡庆余堂将“戒欺”视为企业的经营宗旨。诚信是为人之本,每个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对他人的诚信,企业也是如此,因为社会是个互动的系统,在这个系统下的所有个体和群体,都应遵循“己欲立而立人,已欲达而达人”的道德底线。由于胡庆余堂一百多年来坚守着道德自律,使它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度,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实力。为胡庆余堂在这场“非典博弈”中自觉“反哺社会”,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。
中医有句格言叫“痌瘝在抱”,意思是医生对病人不仅是给出几帖药,更要有心灵的关怀。“非典”期间社会病态了,各种流言鹊起,这时胡庆余堂对社会的救助,形式上是物化的,其实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,是一种“灵魂救赎”和“精神洗礼”,是对整个社会的人文拥抱。
胡庆余堂的商务理念,形成了一个“内练”式的人文体系,这种“商道懿行”的企业品质和商务文化,对当前构建“企业社会责任”与“和谐社会”必将起到深远的历史意义。